8月20日晚,以“心梦交响?共赴时代华章”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湖北武汉落下帷幕。新疆代表团共选送13个节目参加视频预选,6个节目入围现场汇演。演员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艺术造诣,汇演节目全部荣获一类节目,创历史最佳成绩,充分展现了新疆特殊艺术的蓬勃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的丰硕成果,为新时代新疆残疾人事业发展增光添彩。
汇演盛况:特殊艺术诠释生命强音

本届汇演由中国残联、教育部、民政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主办,是全国规模最大、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残疾人艺术盛会。新疆代表团由多民族残疾人演员组成,涵盖声乐、器乐、舞蹈、戏曲等多元艺术形式,将新疆民族文化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度融合。
其中,哈萨克族舞蹈《我的阿勒泰》尤为引人注目。该舞蹈由26位听障舞蹈演员在导演、编剧及4位手语老师的悉心指挥下完美呈现,演员们以灵动的身姿、默契的配合,生动展现了阿勒泰草原的壮美风光与哈萨克族的豪迈情怀。视障乐手吾加布拉?吐尔孙演奏的弹布尔独奏《艾介姆》,技艺精湛、情感饱满,悠扬的旋律深深征服了全场观众,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;艾拜杜拉?伊比演奏的热瓦甫《十二木卡姆》选段,则让观众沉浸于维吾尔古典音乐的无穷魅力之中,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。此外,视障歌手东红以独唱《心灵之光》传递温暖与力量;肢体残疾歌手雪合拉提?依沙木丁的原创歌曲《巴尔鲁克情》深情表达对家乡的眷恋;视障戏曲演员热合麦木?吐尔孙演唱的京剧《梨花颂》,展现了新疆各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与追求。
政策引领:文化润疆与残疾人事业协同推进

新疆代表团的优异成绩,得益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持续推进“文化润疆”工程与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。近年来,新疆残联依托《“十四五” 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》,构建“普惠+特惠”政策体系,大力扶持特殊艺术创作,建立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,打造“残疾人文艺下基层”等品牌活动,为残疾人平等参与文化生活、实现艺术梦想提供坚实保障。此次汇演的成功,正是新疆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。
幕后匠心:坚韧意志铸就艺术精品
荣誉背后,是残疾人演员超越极限的付出与匠心坚守。在备战汇演的日日夜夜里,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弹布尔琴弦上的追梦人

视障乐手吾加布拉?吐尔孙为了完美演绎弹布尔曲目《艾介姆》,每天坚持练琴8小时以上。手指磨出血泡,简单包扎后便继续练习?!拔铱床患傧遥衾志褪俏业难劬?,”他说,“我要用琴声让全国人民听到新疆残疾人的心声。”他的坚持感染了整个团队,最终该节目获得器乐类一等奖。
梨花盛开时的天籁之音

戏曲演员热合麦木?吐尔孙在排练京剧《梨花颂》时,为准确掌握发音技巧,每天清晨6点就开始练声。由于过度练习,她的嗓子多次嘶哑,却始终不肯休息。“这首歌讲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我必须把它唱好,”她含着润喉糖坚持排练,“嗓子哑了可以恢复,但展示新疆残疾人精神的机会不能错过。”她的表演深深感动了在场的评委。
无声世界里的草原情怀

《我的阿勒泰》的26位听障舞蹈演员,在导演、编剧以及4位手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通过震动感知和视觉提示,完美呈现了哈萨克族舞蹈的豪迈与柔美。排练期间,演员们每天训练10个小时以上,膝盖淤青、脚踝肿胀是家常便饭,但没有人轻言放弃。
时代意义:残健融合共筑中国梦

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不仅是特殊艺术展示的平台,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促进残健融合的重要载体。新疆代表团以艺术为纽带,展现了新时代新疆各族人民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”的团结风貌,以及残疾人群体“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”的坚定信念。
此次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辉煌成绩,不仅是新疆残疾人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里程碑,更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文化领域落地生根的生动见证。未来,新疆残联将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遵循,把“文化润疆”工程贯穿残疾人文化事业始终,深化残疾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让中华优秀文化滋养更多残疾人。依托新疆丰富的文旅资源,推动特殊艺术与乡村振兴、旅游兴疆深度融合,使残疾人艺术成为展现边疆风貌的“活名片”,助力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,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注入精神力量。
(宣文部 供稿)